銅麒麟送子的傳說怎么由來的
在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麒麟是神話傳說中的傳統(tǒng)瑞獸,性情溫和,傳說能活兩千多年,在古代人們認為,麒麟出沒必有祥瑞,因此在我國民間一直有擺放銅麒麟的習俗,古人把雄性稱麒,雌性稱麟。
在我國民間有銅麒麟送子的傳說,麒麟送子,是漢族祈子風俗,流行于全國各地。漢族民間認為麒麟為仁義之獸,是吉祥的象征。俗傳積德人家,故求拜麒麟可生育得子。漢族民間流行的麒麟送子傳說由來已久。
在歷史記載中孔子的出生就與麒麟有關(guān)系,在孔子的故鄉(xiāng)曲阜,有一條闕里街,孔子的故居就在這街上。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僅孔孟皮一個男孩,但患有足疾,不能擔當祀事。夫婦倆覺得太遺憾,就一起在尼山祈禱,盼望再有個兒子。一天夜里,忽有一頭麒麟踱進闕里。麒麟舉止優(yōu)雅,不慌不忙地從嘴里吐出一方帛,上面還寫著文字:“水精之子孫,衰周而素王,徵在賢明”。第二天,麒麟不見了,孔紇家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。
根據(jù)《拾遺記》的記載,后世遂形成了將聰明的孩子比喻成麒麟的習慣。例如:《晉書·顧和傳》中就提到顧和自幼才華出眾,其族叔顧榮曾經(jīng)對人夸耀顧和說:“此吳家麒麟,興吾宗者,必此子也?!薄蛾悤ば炝陚鳌分幸舱劦?,詩人徐陵小時候便被僧人贊為“天上石麒麟”。唐代詩人杜甫在《徐卿二子歌》中贊徐家的兩個兒子曰:“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,感應吉夢相追隨??鬃俞屖嫌H抱送,并是天上麒麟兒?!边@首詩表明唐代人熟知孔子和釋迦牟尼感生夢的傳說。
可以猜想,“麒麟送子”原本的意思應該是夸獎聰慧的小孩乃是麒麟從天上送來的。后來演變成了麒麟具有保佑生育的功能。前面談到的山東求子習俗無疑是從孔子和麒麟的故事中演化而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