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人喜愛的銅天鵝
我們從小就聽過《丑小鴨》的故事。丑小鴨經(jīng)過了磨難和冷眼嘲笑最終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。這也是銅天鵝在人們心里的形象。
人們喜歡以純潔形容天鵝,這不僅因為它擁有潔白如玉的羽毛,還因為其對伴侶忠誠的特征。動物雕塑天鵝忠于伴侶,每只天鵝都遵守"一夫一妻"和"終生配偶"制,不論出游取食還是休息,它們總是成雙入對。"它們總是雌雄形影不離,白天展翅同飛,夜晚交頸而眠…"當雌天鵝產(chǎn)卵,雄天鵝會一直守護身旁,一旦發(fā)生情況第一時間上前保護自己的妻兒。
中國古代稱天鵝為鵠、鴻、鴻鵠、白鴻鶴、黃鵠等,在地名中仍包含了這些詞匯,如鵠嶺、鵠澤等。《詩經(jīng)》中有“白鳥潔白肥澤”的記載,就是指天鵝。天鵝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于唐朝李商隱的詩句“撥弦警火鳳,交扇拂天鵝”。因傳說天鵝專以珠蚌為食,食蚌后將珠藏于嗉囊之中,女真人訓練海東青捕捉天鵝。
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最為現(xiàn)代人熟知的名句“燕雀安知鴻鵠之志”中提到的“鴻鵠”即是古人對天鵝的稱呼,或者說是古人對大雁和天鵝的稱呼。天鵝和大雁是近親,它們飛行極為高遠,古人就用它們來比喻志向遠大的人。